11月12日,我国科学家李文辉博士,
首获全球乙肝研究和治疗领域最高奖,
巴鲁克布隆伯格奖,可喜可贺!
有乙肝的朋友就问,得了最高奖,
是不是治愈乙肝的药物快出来了?
接下来咱从医药学角度给大家讲讲,
为什么李博士会成为中国的骄傲,
药物是不是快出来的问题。
乙肝病毒,从20世纪70年代就被确认了
但是经过40多年的医学发展
世界顶尖科学家都没能找到
它是通过什么受体进入肝细胞的
这就好比有一个人经常进我家偷东西
我却连这个小偷从哪里进来的都不知道。
这样不讲武德,跑来偷袭
这好吗?我劝这位病毒好自为之,好好反思一下
这么一个小小的乙肝病毒,只有40纳米
比一根头发丝还要万倍以上,
为了找到这个受体通道,
李文辉博士的团队花了5年多的时间,
终于在2012年年初发现了这个受体
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,
又称“肝脏胆酸转运蛋白”(英文简写ntcp)
这时,正值新春佳节
凌晨两点的实验室却比窗外的花火更绚烂
科研是艰辛的
但其中的乐趣是一切其它享受都不能替代的
发现这个受体有什么意义?
找到乙肝病毒受体,等于打开了一扇门
我们把肝细胞内外,分为三层,
最外层,就是病毒要进入肝细胞膜的地方--血液,
中间层,病毒进行组装的地方--细胞质,
最内层,病毒进行复制与寄生的地方—细胞核。
那么这个受体就是在细胞膜这些位置。
现在我们使用的一些核苷(酸)类似物的药物,
例如恩替卡韦,拉米夫定,阿德福韦酯,taf等,
都是在细胞质对乙肝病毒进行阻击,阻止其复制,
现在发现了这个乙肝受体,
那么,是否可以把病毒挡在细胞膜外面,
在它侵入细胞之前,
让免疫细胞或者药物,对其进行绞杀。
那这个怎么实现呢?
就是通过
1, 直接降低ntcp受体蛋白表达,
2, 药物与乙肝病毒竞争受体
让受体关上乙肝病毒进来的大门,
现在研发的代表药物有 myrcludex b
(图中最后一个),
已经进入临床二期了。
属于入胞抑制剂,
如果研发成功,除了抗病毒的直接效果,
也可以联合用药,
例如,与恩替卡韦联用,与干扰素联用等,
在细胞外与细胞质进行共同杀病毒,
阻止新细胞受到感染,
并减少cccdna的形成可能。
具体怎么产生作用的,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我们,
我在这一期:
有讲过。
细心的朋友不知道有没有发现,
肝细胞质内与细胞外,我们都有抗病毒药物,
但是作用细胞核内的药物,才是清除病毒的关键,
因为乙肝病毒最麻烦的是持续躲在肝细胞核,
没有药物进去核内破坏,它还是有重新复制的可能。
个人觉得更加期待的药物,
是能够进入细胞核内,
剪除另乙肝感染的cccdna或整合dna ,
让病毒从源头上连根拔起
这两个在研基因药物,
其中一个是发明了丙肝治愈的吉利德公司在研发。
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临床使用了
乙肝受体的发现,
除了提供抗乙肝病毒研发药物的可能,
还提供了其他靶向药物进入肝细胞的递送系统。
多了这个系统通道,
未来针对肝细胞的药物可能会更加精准与有效。
也引来了许多的科学家投入到乙肝的治疗药物当中。
因此,李文辉博士能得到全球乙肝领域的最高奖,
是当之无愧的,虽然不是发明了治愈乙肝的药物。
我查了一下资料,他正在研发乙肝的治疗药物。
希望他能成功研发抗乙肝药物。
好了,这期就和大家讲到这里了,喜欢本视频的可以关注凯发k8娱乐app下载并转发,
接下来希望做通俗易懂的医药学科普,让大家更易接受,谢谢大家!
http://www.flyermo.cn/mvimg/img/10520.html
标签: